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在分组审议中,多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建议,要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长效机制。
比如韩梅委员表示,要认真分析审计查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举一反三、以点带面,通过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等方式明确责任、堵塞漏洞,从源头上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切实防止“屡审屡犯”问题的发生。
图片来源:新华社
加快转移支付的下达速度 对转移支付未完全在预算法规定的时间内下达的问题,韩梅建议,要加快转移支付的下达速度。
“按照预算法第52条有关规定,中央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30日内正式下达。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90日以内正式下达。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2019年9月底,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均未完全在预算法规定的时间内下达,建议进一步加快转移支付的下达。”韩梅说。
杜黎明委员表示,细读报告可以发现,屡审屡犯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预算的编制不够细化、部分转移支付安排交叉重叠、部分预算调整和下达不够规范及时、资金使用效率不佳、违规使用的财政资金投资项目推进慢等,常常都会出现。
为此他建议,能否由审计署牵头,建立健全审计整改部门的联动机制,对普遍性经常性的问题,在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堵塞漏洞、弥补薄弱环节等方面采取更多务实的举措,推动形成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切实减少屡审屡犯的问题。
加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力度 对于财政资金闲置、使用绩效不高等问题,多位委员建议加大资金审计力度,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力度。
杨志今委员表示,从报告看到,为了解决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的问题,财政部积极推进分行业、分领域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与标准体系的建设。在推进指标和标准体系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各行业、各领域的工作特点,能够量化的尽量要量化,确实难以量化的,应当研究制定评价标准,综合反映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财政支出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杜黎明建议,要加大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力度。针对一些地方和部门重投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一些领域的财政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等问题,中央去年9月专门印发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从现在报告反映的情况来看,预算绩效管理距离中央的要求还有差距。
韩梅建议,要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叠加减税降费政策效应,各级财政收入增幅持续放缓,收支平衡矛盾突出。“但从报告中可以看出,违规管理使用财政资金的情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建议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意识,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的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对屡审屡犯单位和个人加重追责 对于审计查出的问题,多位委员建议要加大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负责人的问责力度。
李锐委员建议,加大审计结果运用和追责问责力度。“一些审计查出问题处理过程中,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负责人的追责问责偏‘宽松软’,顶风违纪违法、屡审屡犯情况仍时有发生。”
李锐表示,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和主管责任,对制度规定明确具体、相关人员明知故犯甚至是顶风违纪违法违规的问题,不能仅仅是纠正或是整改了之,而是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对屡审屡犯的单位和个人要加重追责力度,切实发挥追责问责的惩戒警示作用,增强不敢违法的威慑力。
杜黎明也建议加大追责问责的力度。“报告里提到审计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在追责问责上对涉及个人的一些违纪违法的行为处理力度比较大,由有关部门组织调查和立案调查,但对查出来的一些管理问题和工作不到位问题的责任追究还不够到位,警示作用还不够明显。”他说。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